温馨提示
您还未登录。成功注册登录后,将可查看更多信息
登录 立即注册 还未注册?
返回首页
分站:
河南 山东 北京 上海 江苏
更多

堵住采购漏洞

招标-其他 2025-05-17 纠错
业主 单位

联系电话:查看
代理 单位

联系电话:查看
  • 公告详情
  • 项目进度

正文

****

主持人:据报道,*****峡学院发布“防火墙及***设备采购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台普联“**-*****”的设备中标价格***元。有网友指出,该型号产品在某电商平台普联官方旗舰店售价仅***元,质疑其中标价格不合理。随后,*****峡学院发布情况说明:鉴于本项目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采购已终止。这起风波不能不让人反思招标采购中的漏洞。如何堵住漏洞

本期嘉宾:王志顺、黄闽之、贾思迪

暴露系统性漏洞

□王志顺(职员)

以***元买售价仅***元的路由器,这已不仅仅是某次采购失误的偶然个案,而是暴露出政府采购体系中环环相扣的制度性漏洞。

从招标文件的模糊表述开始,技术参数的审查机制便已形同虚设。将技术要求笼统标注为“出口防火墙”,却对吞吐量、入侵防御功能等核心指标避而不谈,这种操作无异于为偷换概念大开方便之门。普联官方明确表示涉事型号**-*****仅为普通路由器,与专业防火墙的性能差距超过*倍,但评标专家竟对此视若无睹。供应商报出超过***元的惊人价格,与电商平台实时售价形成****倍的价差时,本应灵敏的价格预警系统却彻底“失聪”。中标企业参保人数为*、登记电话失效,如此明显的“皮包公司”特征竟能顺利过关,暴露出供应商穿透式核查机制的彻底失效。

这种系统性失灵警示我们,必须从制度设计上重构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

应构建规范体系

□黄闽之(公务员)

类似的高价采购乱象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地曝出“天价采购”事件,反映出当前招标采购制度仍存在明显漏洞。要真正堵住这些漏洞,不能仅靠事后曝光和舆论监督,而应从制度设计、技术手段、社会监督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更加透明、规范的采购体系。

此次事件中,*台普通网络设备的投标价竟高出市场价****倍,却仍能顺利通过评审。政府采购通常要求“货比*家”,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采购单位可能未严格比价,或仅依赖供应商提供的报价,缺乏独立的市场调研。要堵住这*漏洞,可建立统*的价格参考数据库,收录各类产品的市场均价、历史成交价等数据,供评审时比对。若投标价明显偏离合理范围,系统自动预警,并要求投标方提供合理解释,否则直接取消资格。

招标采购的公正性依赖于全流程的公开透明。要减少暗箱操作,应强制要求所有政府采购项目在指定平台全程公开,包括投标文件、评审记录、合同内容等关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引入第*方审计机构,对重大采购项目进行独立复核,确保程序合规。

现代技术手段可大幅提升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化招标流程的关键节点,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对多次违规的企业自动限制投标资格。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监督,但能有效减少人为操纵空间。

此次事件得以曝光,得益于网友的质疑和媒体的关注,这凸显了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政府采购花的是公共资金,公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应进*步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舆论质疑的采购项目及时核查并公开结果。

将问责贯穿始终

□贾思迪(评论员)

目前,该闹剧的处理结果仅是终止项目,尚未公布企业是否存在围标串标行为,也未对校内责任人追责。现实中,许多违规者正是算准了“查不到就赚到,查到了大不了退回”的账,才敢于铤而走险。唯有将问责贯穿始终,才能真正堵住招标采购中的漏洞,让投机者无空可钻。

采购方、评审专家、中标企业均需纳入责任追溯链条。对于明显偏离市场价的投标,评审专家是否尽到审核义务采购单位是否履行了市场调研职责这些问题必须厘清,而非以“终止采购”*笔带过。

目前,政府采购领域虽有“不良记录”制度,但实际执行中,鲜见企业因单次违规被列入黑名单。应明确量化标准,例如报价超过市场均价*定比例且无法合理解释的,直接取消投标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对多次违规的企业,限制其参与政府采购的年限。同时,对疏于履职的评审专家和采购单位责任人,也应同步追责。

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该立案的立案,该移送的移送,绝不能让违法者逍遥法外。

展开全文

推荐公告

更多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分享该项目给好友
知道了
知道了

体验会员

请立即收下吧!

恭喜您获得
免费体验会员,请前往领取!
立即领取
2天体验会员
免费2天会员体验